A股再现暴跌 大方向仍将惯性下跌短线或有反弹
中新10月20日电 A股周四再次暴跌,沪深两市双双再创新低,创业板及中小板指数弱于主板,各板块皆墨。有机构认为,市场近期走势主要集中在对宏观经济继续走弱的担忧,三季报业绩下滑和对扩容压力的恐惧上。短期仍将对上述三个关注点的利空予以消化,但消化过程尚未结束。预计大盘大方向上仍将惯性下跌,短线或有反弹。
周四两市惯性低开,随后继续下探,深成指开盘不久即跌破万点大关,并接连跌穿9900、9800俩整数关。盘面空头气氛浓厚,市场再现恐慌情绪。板块尽墨,前期反复活跃的航空、种业等板块亦大幅补跌。午后股指继续下挫,沪指跌破前期低点2318,最低探至2315.90点,创两年半以来新低。尾盘金融股有护盘动作,两市跌幅收窄,全天成交量较昨日略升。
截至今日收盘,上证综指报收2331.96点,跌46.14点,跌幅1.94%,成交578.7亿元;深成指报收9796.23点,跌309.51点,跌幅3.06%,成交527.9亿元。
板块悉数飘绿,飞机、船舶制造、煤炭、家电、水泥等跌幅居前。通用航空概念股领跌,航空动力跌停,成发科技、哈飞股份跌幅超过8%,煤炭股连日大跌,潞安环能跌9.09%。稀土永磁、石油、金融板块表现抗跌。山西证券盘中涨逾4%,带动券商股尾盘拉升。
个股行情惨淡,不到200只个股飘红,两市仅金瑞矿业一家涨停。涨幅超过5%的个股不足10只。超过2000只个股下跌,索芙特、沈阳机床、骆驼股份等10只个股跌停,近300只个股跌幅超过5%。中国水电今日再跌7%,盘中跌破4.5元的发行价。
中投证券认为,由于担心巨额融资压力以及房价大幅度下跌,A股今日震荡盘跌,其中沪深两市再创新低,个股呈现普跌局面。鉴于后续还有大盘股发行以及欧债危机等因素,预计短线即便是止跌,也难以出现像样的反弹。[1][2][3]下一页技术面上,沪指下一个较强技术支撑位暂且可以观察2227点附近,虽然距离目前位置不算太远,但鉴于杀跌能力主要在前期抗跌的机构重仓股以及各类题材股上,一旦这种股票大幅度补跌,其跌幅将是巨大的。所以即便是大盘的风险不大,但个股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银河证券认为,隔夜欧洲及美国股市基本面基本稳定,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和*策面没有大的变数,因此市场近期走势主要集中在对宏观经济继续走弱的担忧,三季报业绩下滑和对扩容压力的恐惧上。短期仍将对上述三个关注点的利空予以消化,但消化过程尚未结束。由于大盘创新低后有抄底资金介入,技术上呈现的典型的抵抗下跌过程。但技术上没有走稳和个股大面积下跌使市场悲观情绪加重,尚看不出下跌的结束。由于市场已跌破近期新低,显示大盘处于在下降过程中,预计大盘大方向上仍将惯性下跌,短线或有反弹。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十二五规划受益和三季报预增股。
国泰君安发布晨报称,3季度GDP同比增长9.1%,完全符合预期,比前一个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反映的是经济下滑的速度加快。二、三产业增速下滑是目前经济回落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工业即将加速下滑,GDP增速下滑的趋势不会改变。预测4季度GDP同比增速将回落至8.3%,明年1季度回落至8%以下。预测GDP环比增速的回落将持续到明年1季度,同比增速的底部可能在明年2季度。
中信证券发布2011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回顾及展望称,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将导致经济减速。受全球经济影响,预计中国出口增速在第四季度将继续放缓。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下滑,年内可能回落至个位数字。这将导致经济继续减速,经济增长回落的趋势将延续到2012年第一季度之后,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GDP环比增长8%左右,同比增长8.8%,而2012年年初GDP增速可能继续回落至8.5%左右。
国泰君安称,前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0%,其中9月同比增速为17.7%,较8月上升0.7个百分点,高于预测的16.5%。预测11年全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16.5%。由于下半年经济和通胀回落都较为确定,因此消费名义增速也将持续下滑,年底将回到15%左右的水平。
申银万国1表示,9月经济数据中,投资基本符合预期,但工业增加值和消费表现好于预期。工业增加值和消费的单月反弹,不改未来回落趋势。四季度,在国外经济放缓、国内持续紧缩的背景下,经济增速有望继续回落,外需和房地产投资的回落是主因。地产调控的持续,将导致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的持续回落,从而带动地产相关产品的销售回落。前一页[1][2][3]下一页华泰证券认为,周一冲高回落的走势已经看出反弹持续性不够,周二的大跌更令短期反弹基本告一段落。从中线角度看,大盘仍没有摆脱持续阴超、弹、继续下跌的态势,底部的寻找仍在进行之中。2318后的反弹也是处于对*策的预期,现在看*策力度依然不够,大盘何时中线见底还依赖*策面的进一步“给力”。
信达证券发布信达看盘报告称,周二大跌之后指数上行趋势已破坏,MACD红柱开始缩短在技术上可视为离场信号。放量下挫或说明跌势还并未结束,短期市场风险较大。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对“失血效应”的恐慌表现得更为明显。短期空方占优的格局不会改变。操作策略上,涨势终止且近期缺乏利好,操作上以降低仓位为佳。(中新证券频道)
前一页[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