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蔬菜农药残留可以通过“虫眼”判断吗?
农药残留检测是一项比较专业的质检工作,原本应该倚仗高精尖的检测设备,但由于这些设备很多都成了摆设,百姓不得不另寻 土方子 ,靠 虫眼 来判断农药残留是否超标。是百姓搞笑?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呢?
为了保障农产品生产大省的食品质量安全,让百姓 吃得放心 ,近两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安排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2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多元。国家高度重视,财*重金支持,养活的却可能是一只只胆大包天的 硕鼠 :新华社调查发现,尉氏县农业局曾挪用19.62万元专项资金购买一辆北京现代越野轿车,息县农产品质检站曾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发放项目仪器设备验收人员的补助,作为项目主管单位的河南省农业厅竟然也挪用项目资金446.4万元用于省农业厅新办公楼建设
我们不妨听听他们给出的 解释 吧。唐河县农产品质检站检验科科长刘长磊表示, 有的机器开一次成本得一二百元,我们工作暂时也用不到 ;尉氏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李慧玲则说: 有些仪器的运转成本很高,有的光预热就得几天,耗材也很贵,所以很少使用。 试问,有心思挪用项目资金去买车盖房,却连开动机器的钱都没有?再说了,食品安全工作要常抓不懈,怎么就成了 暂时也用不到 ?当地的食品难道真的安全到一点问题都没有?既然用不到,当初为何积极申请相关项目?不回答这些问题,再多的解释都难免有些苍白。
2008年3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调研时曾指出, 河南要从天下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实现这样的转变并非没有现实可能。河南省社科院研究院刘英贤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每10根火腿肠有5根出自双汇,每10个汤圆有6个出自三全,每10个饺子有4个是思念生产,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主要半成品原料90%是河南生产的。数据看上去很美,只不过,一旦缺失了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这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样的 国人厨房 怎能让人放心?
在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和民众极为敏感的当下,未雨绸缪和防患于未然显得非常必要。搞不好,挤占挪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专项资金的现象,可能并非河南一地所独有;搞不好,那些 *豇豆 *奶粉 事件背后,都有监管缺位和敷衍塞责的影子。食品安全大过天, 硕鼠 们在这些专项资金上动手脚,不止是职务犯罪,更有可能危及百姓健康甚至性命,有关部门不妨在全国范围内就此问题展开彻查,也好让公众买菜的时候不再需要请 菜青虫 试*当 检测员 。
延伸阅读:
秋季养生:进补身体讲究多 不可乱补
秋季护肤:葡萄籽显奇效
四季养生保健之秋季时节话养生
中医:秋季养生勤梳头 通经活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