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跳动的心脏上架起生命桥梁,复旦儿科5 [复制链接]

1#

因患川崎病后出现巨大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闭塞,2名患儿前往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院求治,多学科团队为他们制定了个体化的冠脉搭桥手术方案,最终,2名患儿同日手术获得新生,并于近日顺利康复出院。

9岁的平平(化名)和5岁的安安(化名),因出现胸痛、心慌、活动后劳累、活动量下降等情况就医,诊断川崎病巨大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闭塞,并伴有心肌缺血,医院求医未果。家长怀着最后的希望来到医院求治。心内科主任刘芳教授接诊了患儿,仔细查看相关检查资料后,告诉家长:“请放心,我们可以治!”

复旦儿科心外科主任叶明教授介绍:冠状动脉瘤是川崎病常见的后遗症,如出现血栓闭塞,可引起急性心梗导致猝死。学龄前儿童由于血管细小,血管获取及血管吻合难度大,既往冠脉搭桥手术在低龄儿童中鲜有开展。

同一天完成2例儿童冠脉搭桥高难度手术,医院中首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1例患儿年龄只有5岁,十分考验麻醉和多学科医护团队技术。

考虑到2名患儿都存在心肌缺血表现,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为他们迅速办理住院手续并完善全面检查。同时组织心内科、心外科、超声及影像专家团队,医院副院长赵强教授多方讨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肌功能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

2名孩子的年龄和病变范围不同,平平采用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安安由于年龄更小,病变程度更严重,手术需要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情况下,完成两支冠脉搭桥手术。

同样病情同期住院,2名小朋友不约而同提出:“我们能不能一起做手术,一起出院?”为了实现孩子们的心愿,经过反复协商和讨论,赵强教授和叶明主任最终确定将手术安排在同一天进行。

6月13日,平平首先完成了心脏不停跳的冠脉搭桥手术,医院心外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5岁的安安经过2个小时紧张有序的冠脉搭桥手术,心脏恢复了自主跳动,平稳而有力。

当天历时5个小时,2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平和安安同日获得新生。

叶明介绍:即使川崎病合并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也可通过冠脉搭桥手术重新获得心肌供血并恢复心肌功能。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低龄儿童冠脉搭桥手术逐渐开展,为孩子重新架起心脏的生命桥梁,避免悲剧发生。

据悉,医院心血管中心开展体外循环冠脉搭桥、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几乎全部使用动脉血管桥,尽可能保证了桥血管的长久通畅。医院医院赵强教授合作,迄今已完成40余例冠脉搭桥手术,最小年龄仅4岁,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复旦儿科川崎病诊治中心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川崎病医疗诊治中心,在黄国英教授、刘芳教授、叶明教授的带领下,以心内科、心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团队为基础,建立了川崎病诊治及随访管理的完整体系,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本文作者:顾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