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218805.html我叫龙怀表,今年40岁,医院的一名儿科医生。年我从遵义医学院临床专业毕业后,医院工作至今。从医16年,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用自已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病痛、挽救了生命,贏得了患者的尊敬和爱戴。
技术是医生的生命。总结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光有好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还要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为病人服务的本领。
年,我从医院进修一年归来,回来我把东部先进的医疗理念、成熟的医疗技术在锦屏传递和转化,充分应用于临床工作,使我科对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疗得到进一步规范,包括我科之前未开展诊治的疾病如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剥脱性皮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等等,绝医院儿科系统治疗后痊愈出院,有效扭转了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儿科病人转诊率,为减少和降低县内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病人对我们以性命相托,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种托付和信任更加沉重和神圣呢?
年我受派到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开展支医工作一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县级医疗资源下沉乡镇。
敦寨镇中心卫生院没有独立的儿科,当时我所在的内科均以治疗成年人内科疾病为主,当地患儿绝大部医院或湖南怀化二院就诊及住院,无形中增加了就诊费用,也导致了陪护的不便,更给家庭经济造成了负担。
我来到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后,积极开展儿科学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同时积极带教科室4位医生,每天上午查房,每天把每个住院患儿的疾病诊疗计划、并发症及鉴别诊断都向他们一一讲述,并带领他们每天巡查病房3-4次,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组织科室人员讨论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实践出真知,三个月后,敦寨当地患儿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科室的儿科床位也从原来的10张儿扩展到30张,医院就诊的患儿明显减少,住院病人治愈率高,住院病人满意度极高,达到“常见病不出乡”的目的。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自觉担负年轻医生的培训工作,把自已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敦寨镇中心卫生院的同事,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出了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专科队伍。
现在的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在儿科方面能开展的技术有小儿高热惊厥诊疗及护理、百日咳诊疗、手足口病诊疗、儿童腹泻病诊疗、腹泻病灌肠治疗、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支气管肺炎诊疗等,儿科开展的各项疾病治诊疗医院同步。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年我下沉到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工作期间,还有一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及在凯里长期居住的患儿,均医院治疗后疗效不佳,经过咨询后陆续到卫生院来找我就诊,每次都给予及时的诊治后恢复顺利。
医者,既要有仁术,更应有仁心。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还要时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待病人如亲人,千方百计为患者解决各种困难。我在敦寨下沉期间,其中有一患儿在门诊就诊,门诊医师考虑“喘息性支气管炎“”,予氨茶碱平喘治疗,输液后患儿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家属非常紧张,准备与门诊医生争吵,院领导及科室医生不能确诊患者这异常反应,当天休息的我,接到通知后凌晨2点从锦屏赶到敦寨,立即查看患儿询问病史及病情后分析,考虑是氨茶碱引起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家属沟通并征得同意后予收住院治疗及观察,3天后患儿痊愈出院,避免一场不必要的纠纷。
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当时还在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帮扶的我有幸成为我县健康扶贫的县级医疗队队员之一。那年,县卫生健康局里抽调了50名县级医务人员组成5支医疗队下沉巡诊开展健康扶贫“全覆盖”,我们医院的6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组成,任务是为隆里、钟灵、新化、河口四个乡镇共50多个村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送医送药上门,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远等系列难题,为我县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现在想起来,与其他医疗队相比,当时我们这组的医疗队的任务有“三最”,一是持续时间最长,即三个月;二是走访任务最重,即隆里、钟灵、新化、河口四个乡镇共50多个村庄;三是巡诊人数最多,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共多人。那三个月,我们每天2个村庄,即上午一个、下午一个,无节假日,早出晚归,甚至有时是半夜十一、二点才回来,当时我们累了就住在乡镇的小旅馆休息,想家人了就通过手机视频与父母孩子见面,使命在肩,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怨无悔,内心坚定。
我们的第一站是偏远的河口乡,19个行*村分散在两江沿线,每个村庄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对面喊得应、见面要半天”情况大家都知道。虽然每个村都有硬化路通向外界,但每入一个村要多出两三个小时的车程,于是我们选择分组“乘船+步行”方式入村,虽爬坡爬山辛苦,但也方便快捷、节约时间,时常是每次都乘小船出行,我们五六个人挤在一起,有大船经过时,小船被浪拍得上下起伏,左右摇晃,内心忐忑。
为方便行医送药,河口乡卫生院专门置办了10个背篼,背篼里用来装药品、医疗器材,下村入户一人一个背篼成了我们的“标配”。每天早上8点,渡船如约而至,深秋的天气干冷干冷的,加上水面的冷风直吹,大家抖抖索索;医疗队需要乘船到对岸渡口,然后背着装满器材和药品的背篼爬一段看不到尽头的山路,沿着60度左右的斜坡缓慢步行,这也是考验大家体力的时候,每次途中我们需要休息2-3次,才疲惫地到达坐落在山顶的村庄,看到很多很多村在早早地等着时,我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汗都来不及擦,就立即投入到为村民诊病的忙碌中。
我们的辛苦和汗水换来了群众的健康,“背篓医疗服务队”上门为村民群众看病就诊的效果看得见、摸得着。最典型的是文斗村71岁的老人姜大刚,长期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自从河口乡卫生院的“背篓医疗服务队”定期上门为他进行心电图、B超、尿常规、抽血化验检查等健康体检,并嘱咐他按时服药,合理卫生饮食和适量运动后,通过半年的定期入户访视,老人家的身体情况有明显好转,每次看到有医生又来时,他赞不绝口:“现在的社会真是太好了,还有医生免费上门看病,放到以前,想都不敢想!”
就这样,我们克服困难,持续3个月,圆满完成了隆里、钟灵、新化、河口四个乡镇50多个村庄多位重点人群的上门巡诊任务,现在想起来仍是记忆犹新,热血澎湃,因为锦屏全县的脱贫攻坚决胜之战,有我一份。
大爱无言,大音希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医生职业的最高褒奖。此去经年,我会更加珍惜我的工作,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医生,但是我要用我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无私的爱岗敬业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爱心、智慧和汗水,为患者带去健康和幸福,脚踏实地做一名病人心里的好医生。
编审:宣传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