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摇荡综合征,危害孩子的罪魁祸首可许多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http://m.39.net/pf/a_4784993.html

摇荡综合征:

摇荡综合征,危害孩子的罪魁祸首!可许多家长却都在做!

摇篮的轻微摇晃会使婴儿身体各种神经反射发育得又快又完善。人在青春期耳前庭系统完全成熟前,必须要经常受到一定程度的摇晃,才能促进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的发育。然而摇晃不是摇荡,摇晃过于剧烈变成摇荡就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很多家长在婴孩哭闹的时候,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这个错误所付出的代价是极其惨痛的。

曾有一个不到10个月的小女婴。孩子的爸爸用向上抛的动作来逗孩子,就是这一个动作,孩子竟然面色苍白、开始轻微抽搐。起初,家人并没有太在意,认为是孩子可能受了惊吓,缓一缓,没准过上几天就好了。但没想到的是,数日后孩子不仅没有缓过来,还从轻微抽搐发展到后来十多分钟就抽一次。全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医院。医院时,已经几近昏迷。这场手术持续了近2个小时,尽管医护人员用尽了洪荒之力,但遗憾的是依旧没能挽留这个孩子的生命。

因过度“摇晃”致孩子脑出血、瘫痪、死亡的病例已经在临床中发生多起,通过这些病例,我们向所有家长科普一个医学常识:婴儿哭闹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摇晃”的方法来哄孩子,这种方式是极为错误的。

因为,婴儿不同于成人。婴儿头部大而重,长度是身长的1/4,重量上体重的1/3—1/2,脑实质、血管都非常脆弱,外力作用使脑组织发生损伤或者血管破裂。同时特别是颈部的肌肉、颈椎、韧带都很弱,发育不成熟,不能很好的支持头部,难以承受较大幅度的摇晃和高抛的震荡。而且孩子的脑部还处于发育期,自我调节和保护能力较差,受到强力摇晃时,常常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脑损伤,包括血管撕裂及脑神经纤维受损。这就是我们在临床上所诊断的”摇荡综合征(SBS)“。

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初期症状可能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在临床病例中,患有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婴儿有时即使命保住了,但也可能却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哄孩子方法呢?

第一:宝宝哭吵时,家长首先要多的是耐心分析孩子哭吵的原因。找准了原因,就有了明确的路径可循,简单的原因能解决的马上解决,医院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千万不要宝宝一哭就去摇晃,特别需要郑重提醒的是,家长一定要避免由于宝宝哭闹,而使自己处于烦躁带有情绪去用力过度摇晃。

正确的做法是:可先轻轻地抚摸婴儿头面部、手、足,轻拍其身体,或搂在怀里一边哼着小调,一边轻轻地、舒缓地摇一摇,能够促进婴儿神经反射和运动器官健康发育。

第二:如果有家长用摇篮摇晃宝宝时,一定要记得只能轻轻地前后、左右摇晃,一定要避免旋转和上下摇晃,或者是突然去改变摇晃的方向。如果家长是抱着摇晃,应将宝宝贴在家长的身体上、靠腰部,让宝宝随着家长的身体一起轻轻摇晃,而不是靠胳膊来摇晃。

提醒:家长需要避免以下具有危险动作的行为或者游戏

1、过度猛力上下或者前后摇荡孩子

2、抓住宝宝的肩膀猛力前后摇荡,

3、玩儿高举抛接的游戏,

4、用力将宝宝摔在床垫或沙发上,

5、使用没有办法支撑婴儿头部的座椅,

6、乘车时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座椅

7、双手放在孩子的腋下,将小宝宝放在大腿上用力晃动

摇荡综合征是是可以预防的,其发生一般都是父母保姆或者是监护人,企图想使正在哭泣的婴儿安静下来。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大家,婴儿在各方面需求都得到满足后一定程度的哭闹是允许的,父母不必焦虑不安,在婴儿哭闹应激状态或安抚困难时的处理,应该考虑具体的策略,冷静应对,不要让孩子的哭吵产生焦躁的情绪,干扰照顾孩子的方式和方法。

(供稿:儿保科赵虹)

愿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医院儿保科:-、-

医院儿童早期干预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